服務熱線
13760493703
發布日期:2024-11-12 10:23:46來源:通運九州瀏覽:次
一帶一路對不同國家的投資和建設項目價值的影響有哪些
為了揭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我們采用回歸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基本經濟要素、文化接近性和政府治理質量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國家因素對不同國家綠地對外直接投資和建設項目價值的影
響。我們分別對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前后兩個時期進行了分析,以檢驗實施一帶一路后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是否發生了變化。
我們考慮的7個基本經濟要素是人均GDP增長率、人均GDP水平、人口、自然資源租金(占GDP的比重)、實際匯率、與中國的距離以及出口產品復雜度。中國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反映了文化上的接近程度。最后,關于政府治理質量,我們使用世界銀行的全球治理指標(WGI)。每年衡量每個國家治理水平的指標包括6方面:話語權和問責制,政治穩定、沒有暴力和恐怖主義,政府效率,監管質量,法治,以及控制腐敗。我們定義了一個總體治理質量指針,它是以上不同維度的6個指標的平均值。
一些關鍵指標(人均GDP增長率、自然資源租金、人口占比、整體治理質量)系數的大小和統計意義見圖2。我們的主要研究發現,對于綠地對外直接投資而言,基本經濟要素(如人均GDP增長率)和文化接近程度對一帶一路建設前的投資額影響顯著,而對一帶一路建設后的投資額影響不顯著;而政府治理質量在一帶一路倡議前后都很重要,但是其影響在一帶一路倡議后的重要性顯著提高。對于建設項目而言,除了自然資源租金,一帶一路倡議后其它的基本經濟要素的重要性也顯著下降。與綠地對外直接投資不同,自然資源租金在一帶一路前有相當大影響,在一帶一路倡議后更甚。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相近的重要性始終如一,而政府治理質量在一帶一路建設前與建設投資呈負相關,而在一帶一路建設后變得不重要。
基本經濟要素與中國對不同國家對外投資(包括綠地對外投資和建設項目)相關性的下降,可能引發人們擔心,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這些投資的經濟回報可能有所減少。這一發現可能與中國的說法相符,即盡管此類投資的預期回報率較低,但中國正努力幫助較貧窮國家。
政府治理質量在決定各國可吸引的中國綠地對外投資數量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結果,與一帶一路下中國將向腐敗、治理不善的國家進行投資這一指責相悖。進一步的分析發現,B&R國家的政府治理的重要性遠遠大于非B&R國家,而且這兩類國家的政府治理重要性都在增加。這表明,中國綠地對外投資投資者可能更關心基本經濟要素不那么強勁的高風險環境下的政府治理。我們還發現,對資源領域的投資而言,政府治理質量的重要性小于非資源領域的投資,這表明,優先獲得更多資源可能會降低投資者對政府治理質量的警惕性。正如剛才提到的,政府治理質量并不影響建設投資,甚至與一帶一路建設前的建設投資呈負相關。對治理的具體維度進行分析后發現,對中國建設投資數量的負面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對腐敗的控制。
建議
考慮到基本經濟要素與中國對外投資流之間的關系不斷弱化所帶來的較低的經濟回報,中國決策者可能需要考慮如何提高此類投資的效率,例如在項目選擇中給予預期回報更大的權重,增加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嚴謹性,以及鼓勵私營企業進行更多的對外直接投資。
有關中國投資忽視政府治理因素、甚至獎勵治理不善的批評,似乎并沒有根據。盡管如此,對于某些類型的投資,例如建筑項目和資源部門的綠地對外投資,中國在提高投資流動對治理質量的反應能力方面仍然有很大的余地。